各种甜味剂的复配技术
天然糖大多甜度低,而高甜剂往往有不愉快的后味,综合成本、甜度和口感因素,行业内通常用甜味剂复配技术,来开发产品。常炯炯等人的调查显示,我国使用甜味剂的食品中有45.61%使用2种及以上的甜味剂,使用率较高的是二元组合(27.18%),其次为三元(12.63%)和四元组合(4.24%),最多存在7种甜味剂的组合使用。
除购买成品外,调制一款复配甜味剂的大体思路是什么呢?
复配的话,要做个甜味特性分析,甜度、口感、发生速度、滞留时间、后甜、异味等,特殊产品还要加苦味、酸味等,做个蛛网图对比一下,这些是最基本的了。鉴定就只能用感官评价来做了。注意,调味剂并不是单纯为了增加甜度,而是甜感来配合其它的味道,例如配合酸味剂。
(1)甜味剂复配技术的协同增效。在应用新型处理技术处理甜味剂的过程中,主要是利用协同增效项目,例如将安赛蜜和阿斯巴甜两种元素进行有效配比,比例为l :1,从而进行有效复配,其甜味剂的整体甜度会有所上升,其成本则会相应减低,约为单一甜味剂成本的24% ~ 40%。而且在利用安赛蜜和阿斯巴甜后,甜味剂的稳定性得以有效优化,项目运行效果也实现了升级,主要是由于协同增效作用能保证甜味剂的甜度有效升高。
另外,技术人员要结合实际需求,对相关增效配对进行深度分析和试验探索,从而寻找更加有效且节约项目成本的配对组合,提高甜味剂的市场价值和协同管理效果,一定程度上保证处理维度和应用框架的最优化,并统筹分析复配体系和完整程度,提高技术模型的实效性。
(2)甜味剂复配技术去除异味。在甜味剂复配技术应用和落实过程中,去除异味也是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相关技术人员也将工作重心转移至此。其中,安赛蜜、阿斯巴甜和蔗糖、山梨糖醇等元素的复配技术尤为重要,其产生的甜味剂口感也较好,在市场中的推广价值也较高,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和市场营销人员高度关注。
另外,一部分元素在实际应用和处理过程中,也要处理和混合天然糖苷或者有机酸,从而更好地克服AK 糖的味道,甜度也能在原有基础上增加30% 到40%,形成较为有效的甜味剂成品。由于AK 糖和甜蜜素混合使用也有较好的效果,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甜味剂复配项目也将其作为研究的重点,能消解AK糖自身的高浓度甜味,甚至会形成一种明快清爽的感觉,保证甜味的同时,也为甜味剂的优化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市场上常见的甜味剂是如何搭配使用的呢?
一、安赛蜜
具有良好口感和稳定性,与甜蜜素1:5配合,有明显增效作用。
二、甜蜜素
对光热稳定,耐酸碱,不潮解,甜味纯正,加入量超过0.4%时有苦味,常与糖精9:1混合使用,使味感提高。
三、甜菊糖
耐高温,不发酵,受热不焦化,碱性条件下分解,有吸湿性,有清凉甜味。浓度高时带有轻微的类似薄荷醇苦涩味,但与蔗糖配合使用(7:3)可减少或消失。与柠檬酸钠并用,可改进味感。
四、甘草酸铵,甘草酸一钾及三钾
甜味释放得较慢,后味微苦,稳定性高,不发酵,具有增香效果,但不习惯者会感不快。多用于调味品、凉果、糖果及饼干等。在复合调味料生产,常按甘草甜素:糖精钠=3~4:1比例,再加适量蔗糖可使甜味效果好,并缓解盐的咸味、增香;用于糖果,多与蔗糖、糖精和柠檬酸合用,风味独特、甜味更佳。
五、葡萄糖
是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其热量与蔗糖相近,在低甜度食品中可与蔗糖配合使用。也属于填充性甜味剂。
六、糖精钠
甜味强,耐热及耐碱性弱,酸性条件下加热甜味渐渐消失,溶液大于0.026%则味苦。
七、阿斯巴甜
人体摄入后在体内转化成天门冬氨酸和苯丙氨酸,口感接近蔗糖,无不愉快后味,不耐热。苯丙酮尿症患者忌用。
八、乳糖
• 在保存挥发性香味和口味方面能力较强,对产品色素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 加热可产生焦化,用于烘培食品可使外观呈金棕色。
• 具有吸湿性,可保持面制品和甜食中的水份并使其柔软。
• 可帮助发泡稳定。
九、三氯蔗糖
用蔗糖作原料生产,口感最接近蔗糖,耐热,在酸性至中性环境下十分稳定。
十、果葡糖浆
甜味纯正,越冷越甜,甜味较其他消失快。用于饮料有清凉感,不掩盖果汁原色原香;用于果脯果酱生产,有利于抑菌,吸湿保水;对面包、糕点可使其松软;用于冰激凌生产可防止冰晶。
十一、糖醇类
(一)糖醇类共性
• 不引起血液葡萄糖值上升,是肥胖、糖尿病者的理想甜味剂。
• 长期食用不蛀齿。
• 部分糖醇具有润畅通便作用,程度差异如下:
• 赤藓糖醇- 麦芽糖醇+ 木糖醇++ 山梨糖醇+++ 甘露醇+++
• 具有溶解水吸热性能,入口有清凉感。
• 与其他甜味剂比较:甜度低,热值低,吸湿性好,耐热耐酸,不发生美拉德反应,适合烘培。
(二)糖醇类各自特点
1、木糖醇
与强力甜味剂复配,产生协调增效作用,并能掩盖其不良后味;与金属离子有螯合作用,可作抗氧化剂的增效剂,有助于维生素和色素稳定。
2、山梨糖醇
在烘培食品中有保湿保鲜作用,可用作淀粉的稳定剂和果品的保香剂、抗氧剂和保鲜剂等,防止食品糖盐等结晶析出,可维持甜、酸、苦味强度平衡和增加食品风味。
3、甘露醇
甘甜爽口,无吸湿性,可用于胶姆糖防粘。
4、赤藓糖醇
吸湿性小,熔点低。用于披覆食品(糕点等),可防潮保湿,延长保质期。
5、麦芽糖醇
有保香功能,增加糖果、饮料芳香气味,并能加强糖果透明性;粘度较大,也可作增稠剂。
6、异麦芽酮糖醇
不吸湿,与其他强力甜味剂发生协调增效作用,并掩盖其不良后味。
引用资料:
[1] 蒋青. 甜味剂的市场概况与复配技术. 广东省食品工业研究所
申明:本文转载自网络,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行业资讯
-
2024第三季度调味品市场回顾
复盘数据均基于马上赢品牌CT。马上赢品牌CT数据覆盖了全国县级以上各等级城市(不含乡、镇、村),并深度覆盖全国核心城市群,业态覆盖包括大卖场、大超市、小超市、便利店、食杂店。目前,马上赢品牌CT中的品牌超30万个,商品条码量超过1400万个,年订单数超过50亿笔。
넶0 2024-11-21 -
上海市严厉打击肉类产品违法犯罪专项整治行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食安办、公安部、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开展严厉打击肉类产品违法犯罪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食安办〔2024〕8号)要求,市食药安办、市公安局、市农业农村委、市市场监管局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严厉打击肉类产品违法犯罪专项整治行动,具体行动方案如下:
넶23 2024-05-24 -
带你科学认识预制菜
近年来,在宅经济、快消经济的影响下,即烹、即热、即食等预制菜品迎来井喷式发展,因其操作便捷、易储存等特点,逐渐受到广大消费者及餐饮单位的青睐。那么到底什么是预制菜呢?预制菜安全吗?
넶55 2024-05-20 -
GB 2760-2024新规发布,食品生产企业请注意!
GB 2760-20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将于2025年2月8日起实施。鉴于食品添加剂品种和使用规定直接影响生产企业产品的合规性,生产企业应当注意以下变化:
넶25 2024-05-17